【资料图】
生态休闲、停车、换乘……地上地下一体开发
柳洲东路地铁站边将建复合型公园
作为南京江北第一大站,地铁3号线柳洲东路站客流量巨大,也带来了地面停车难题。记者近日获悉,地铁站附近,一个集合了公园绿地、地下停车场、非机动车停车区、公交场站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公园已被列入建设计划,将有效解决停车问题,提升城市品质,展现土地集约利用成效。
7月4日一早,记者来到柳洲东路地铁站1号口附近,只见大批乘客纷纷骑车赶来,将车停进集中停放区,然后排队进站。郑先生告诉记者,过去地铁口附近停车区域较少,大量的单车挤满了慢车道,每个方向几乎都有一公里左右的长度。下班出了地铁站,想找车都不容易。去年,地铁站周边空地建设了多个非机动车停放区,秩序比以前好了许多,但高峰时段取车还是比较困难。
记者看到,1号口北侧至北外滩水城一街区之间已经立起了围挡,围挡内将实施11号线轨道交通区间及站点建设。这也是规划的复合型公园的位置。按照建设时序,地铁优先,未来这里还将新添一处11号线的进出口。
记者从江北新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了解到,该项目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(TOD模式)为指导,通过地上地下空间整体设计,将打造P+R地下停车库、地铁进站区、生态空间休闲区等多功能融合为一体的复合型城市公园,实现对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,有助于完善区域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短板。利用轨道交通外围站点(P+R)停车设施建设,将推动城市立体复合开发。类似的典型案例,如江北新区地下空间项目,综合节地率达到121%。
该复合型公园西邻江山路、东临吨粮河,其中北侧规划为地铁换乘公交场站,南侧为公园、地上地下停车区、风雨连廊等,包含P+R机动车停车库约6800平方米、非机动停车库约4800平方米。项目建成后,不仅将方便市民停车、换乘,还能游憩、临河赏景。
在规划的复合型公园对面,地铁11号线站点正在建设中。按照规划,地铁上盖也将进行TOD的复合开发。
通过存量空间挖潜、地上地下复合开发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,是当下城市转型发展的趋势。记者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了解到,针对产业用地,我市鼓励开展多用途混合利用试点。如,去年11月全市首宗混合产业用地出让,在江北7.5公顷的工业用地上,混合布置了科研设计用地、零售商业用地,既保障企业多元化发展需求,也实现了土地的最大化效益。《南京市“十四五”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》则积极探索立体复合利用的节地模式,开展地铁10号线王武庄车辆段混合开发模式和多元立体交通组织TOD设计。地铁2号线金马路站的综合交通枢纽项目,还入选了江苏节地模式(技术)典型案例。